——“循聲覓道,體悟傳統(tǒng)”實踐隊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只有根植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歷史文化建筑遺產是傳統(tǒng)文化重要的物質載體。2023年2月3日,“循聲覓道,體悟傳統(tǒng)”實踐隊隊員來到了位于山東省諸城市的超然臺。
超然臺,山東諸城市內文化古跡,原系北魏時所建的城墻土臺,北宋熙寧八年(1075)著名文學家蘇軾知密州(州治諸城)時擴建,作為登高遠望、飲酒賦詩之所。其弟蘇轍取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文意,賦名“超然臺”,以示無往不樂、超脫凡世之意。蘇軾深愛此臺,親筆題寫“超然臺”三個大字,并作《超然臺記》,以志其事。政務之余,蘇軾在臺上創(chuàng)作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雪后書北臺壁二首》《望江南·超然臺作》等大量名篇,逐漸形成了“游于物外”“無往而不樂”的超然思想,被蘇學界譽超然臺為“天下第一臺” 。
首先迎面而來的是一座巨大的蘇軾的石像,石像上雕刻的蘇軾一手執(zhí)筆,另一手抬向空中,仰頭眺望遠方,仿佛在訴說著自己的情感。
緊接著,實踐隊隊員憑借著相關證件,拾階而上,繼續(xù)探訪這座偉大的歷史建筑。門口的牌匾上刻著“超然勝境”四字,使人更真切地感受到超然物外心境。
屋內保留有許多珍貴的文化遺跡,充實了社會實踐隊員的內心世界,仿佛置身當時蘇軾的處境,教育意義深刻。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實踐隊隊員不僅豐富了自己的學識,也更加體會到傳統(tǒng)文化的偉大之處。實踐隊隊員有充足的信心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繼續(xù)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組稿:趙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