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黃河河源的探索
水有源,樹有根,中華民族的歷史從沒有離開過黃河之濱,黃河的源 頭又在哪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李白詩中將 黃河之水如同從天而降, 一瀉千里,東走大海,勢不可當(dāng)?shù)臍鈩輹鴮懙么?nbsp;氣磅礴、動人心魄。然而這僅是文學(xué),真正對黃河河源的探索早在春秋戰(zhàn) 國時期即已存在,“河出昆侖""河出積石”"重源潛流"均是春秋戰(zhàn)國至 秦漢時期對于河源的認(rèn)識;時至唐貞觀年間,將軍李靖任“西海道行軍大 總管",率軍遠(yuǎn)征吐谷渾人,這支軍隊抵達(dá)星宿海以西的河源地區(qū),雖然 限于戰(zhàn)事,不能進行進一步考察,但這是中原人首次與黃河源頭近距離接觸。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由朝廷組織,派遣都實為首領(lǐng),進行了中國 歷史上第一次黃河河源勘察。翰林侍讀潘昂霄將都實的弟弟闊闊出講述的考察結(jié)果記錄為《河源志》:
河源在土蕃朵甘思西鄙,有泉百余泓,沮洳散渙,弗可逼視,方可七八十里。履高山下瞰,燦若列星,以故名火敦腦兒;鸲,譯言星宿也。群流奔犢,近五七里,匯二巨澤,名阿刺腦兒(按,即扎陵湖、鄂陵湖)。
元人此次考察僅到達(dá)星宿海,星宿海以上仍然沒有進行踏勘。明清兩代對 于黃河河源的認(rèn)識沒有超出唐人、元人的成就。進入20世紀(jì),中外考察隊 先后對黃河河源做過多次考察,經(jīng)過反復(fù)探索,1978年青海省政府組織的 考察得出了關(guān)于黃河河源最科學(xué)的結(jié)論,并在探明黃河源頭的同時,也厘清 了河源區(qū)湖泊的位置:星宿海以上共有三條河源,根據(jù)長度、水量、流域面積等確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河源區(qū)的湖泊扎陵湖在西,鄂陵湖在東。
(二)黃河中游河道變遷
黃河歷史上的災(zāi)難可用“善淤、善決、善徙”概括。由于黃河上、中、下 游地貌、泥沙含量以及河道水文特點不同,各河段的水患程度也存在明顯的 差異。歷史時期黃河干流河道變遷主要發(fā)生在下游平原地帶,但是地處上 游的銀川平原、河套平原以及位于中游的禹門口至潼關(guān)段、孟津至武陟段,河道都發(fā)生過較大幅度的擺動。其中禹門口至潼關(guān)段的河道擺動尤其令人矚目,黃河自龍門涌出山西、 陜西兩省間峽谷地帶,河面驟然展寬,失去地形束縛的河道頻繁做東西向擺 動。黃河河道的擺動不僅使周圍的土地時而處于河西,時而處于河?xùn)|,且令 洛河某些年注入黃河,屬于黃河的一級支流,另一些年則注入渭河,成為黃 河的二級支流,洛河、渭河以及黃河干流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不斷變化。①若黃 河干流西移,必然縮減洛河下游的流程,而使洛河直接注入黃河;黃河?xùn)|移 以后,河西之地大幅度擴展,洛河下游流程增長,并注入渭河,成為黃河的二 級支流。這“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的自然歷程伴隨黃河干流的擺動。 周而復(fù)始地穿行在這片土地上!队碡暋贰渡胶=(jīng)》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黃河 河道偏東,洛河注入渭水。秦末漢初,河?xùn)|那片灘地被開辟為農(nóng)田。此后 《漢書 ·地理志》仍有洛河注入渭河的記載,這樣的河道關(guān)系一直維持到隋 代。隋代初年,黃河再次西移,不僅洛河注人黃河,西移的河道還沖毀了大 量的良田。這次黃河西移維持的時間并不長,隋朝末年河道東移,洛河再度 注入渭河。唐至北宋時期黃河穩(wěn)定在偏東河道,直至北宋后期河道西移,洛 河成為黃河的一級支流。中國古代地圖流傳下來的并不多,但是這一時期
的河道變化恰好被地圖記錄了下來。
辛德勇研究北宋時期的幾幅地圖發(fā)現(xiàn):元符三年(1100)刊刻的鎮(zhèn)江 《禹跡圖》上,洛河注人渭河。宣和三年(1121)刊刻的《九域守令圖》上, 洛河下游刻有兩條河道, 一條人黃河, 一條人渭河。如此情況,應(yīng)是地圖 刻制之初洛河仍注入渭河,宣和三年后黃河河道西移,洛河直接注入黃 河,面對這一變化,圖上補刻了一條新的河道。1136年刊刻的西安《禹跡圖》與《華夷圖》兩幅地圖上,已經(jīng)沒有洛河注入渭河的河道,只留下一條 注入黃河的河道。這四幅地圖清楚地展現(xiàn)了歷史時期黃河河道的變遷過 程。大約元末明初,黃河?xùn)|移,洛河又注入渭河。明成化年間(1465- 1487)黃河又一次西擺,洛河注入黃河,這次西擺形成的河道一直維持到 民國初年。1928年黃河開始東移,洛河再次注入渭河,至今河、渭、洛依然保持這一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