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鯉城西街“半城煙火半城仙”打卡地
此次實踐活動主要以走訪的形式進行,結(jié)合當?shù)鼐用褚约氨镜貙嵺`隊員的推薦,實踐隊品嘗了幾種傳統(tǒng)風味小吃,探索泉州傳統(tǒng)小吃的發(fā)展。
圖為泉州非遺館的小吃簡介
一、賞味山海,只一個“燒”字了得
第一站,實踐隊來到了“侯阿婆燒肉粽”品嘗泉州特色小吃。泉州肉粽制作技藝,于2013年被列入泉州市第四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燒肉粽”的特色在于“燒”,在閩南語中“燒”取“熱”之意,即肉粽要趁熱吃。肉粽以糯米為主食,中間裹以五花肉、雞蛋、香菇等餡料,經(jīng)粽葉包成“四面體”狀,蒸煮后配以甜辣醬或花生醬食用。為了使肉粽符合大眾口味,老板保留了原有風味,并加入蓮子、板栗、蝦仁、干貝、鮑魚等閩南特色干貨,讓食客剝開兩片粽葉便賞味萬里山海。為打開“老字號”走出去的大門,他們結(jié)合現(xiàn)代信息傳播媒體,展示泉州“燒肉粽”的品質(zhì)以及傳承的真心,將肉粽品牌推廣到主流電商平臺,為傳統(tǒng)肉粽尋找新的生機。
圖為招牌干貝燒肉粽
二、喚醒味蕾,勾芡一首鄉(xiāng)愁的詩
近日,“會繁殖的面線”讓閩南面線一炮而紅,在泉州就有面線的經(jīng)典做法——面線糊,是食客們吃過一次就無法割舍的回憶。追尋游客“古早味”打卡的腳步,實踐隊第二站便來到了西街品嘗面線糊。
泉州面線糊以海產(chǎn)品或豬胴骨熬制高湯,加入剪成小段的面線,將番薯粉調(diào)水后徐徐舀入鍋中,并不停翻拌至面線浮起、鍋中湯汁成糊狀,撒上胡椒粉、芹菜末,一碗醇香爽口、柔滑養(yǎng)胃的面線糊就出鍋了。在外打工的泉州游子時常尋尋覓覓,只圖通過一碗飽含家鄉(xiāng)記憶的面線糊撫慰浮萍之心,在五味雜陳的俗世中勾芡一首鄉(xiāng)愁的詩。
圖為面線糊
三、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一起品嘗上述兩種美食后,實踐隊分組探尋藏在西街的傳統(tǒng)小吃。
潤餅菜,因其白皮紅餡,也稱“金包銀”,被賦予了“包金包銀”的招財寓意,詮釋了 “內(nèi)外兼修”的綠色養(yǎng)生之道。
圖為潤餅菜
炸醋肉,皮酥肉嫩、實而不柴,淡淡的醋香伴隨著肉汁侵占食客的味蕾。
圖為炸醋肉
土筍凍,土筍富含膠質(zhì),冷卻后成果凍狀,晶瑩透亮,有清肺補虛、活血強身的功效,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食。
圖為土筍凍
姜母鴨,生姜溫中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與鴨肉滋陰降火相得益彰,滋而不膩、溫而不燥,是泉州人“補冬”的首選藥膳。
圖為姜母鴨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實踐隊深入泉州進行社會實踐,品嘗各色美食,了解鯉城文化。本次實踐活動,不僅尋到了鯉城小巷中的“古早味”,更尋到了鯉城先民就地取材,多元交融的“古早”理念。實踐隊員們深刻認識到飲食旅游價值的重要性,感悟到勤奮、開拓、智慧的“閩人”形象,并通過短視頻軟件、社交媒體等多個平臺傳遞其文化魅力,為非遺文化傳播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