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景觀是一種文化精神的載體,通過家鄉(xiāng)景觀,可理解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在一定意義上,它們是某個城市“歷史記憶的符號”和“城市文化發(fā)展的鏈條”,因為,它們見證了這個城市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歷史的滄桑變化。
在老一輩們的眼中,它們代表著記憶里城市的最高點。在舊屋平房四散于塵煙之前,古城的居民們總是習(xí)慣性仰望城中高大的鼓樓, 它們代表著舊時的歲月,是晨鐘暮鼓里的樸實作息,是人們觸手可及的煙火生活。
目前,全國范圍內(nèi)尚存有26座鼓樓,它們大多成型于明清時期,部分由后人修繕或重建,巍然屹立在歷史長河之中。在二十六座鼓樓之中,你知道哪一座鼓樓是全國最大的鼓樓嗎?它既不在六朝古都的南京,也不在政治中心的北京,而是存在于安徽的一個小城之中—— 鳳陽。
這里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家鄉(xiāng),自朱元璋稱帝之后,鳳陽便成為了明中都,與明南都(今南京)、明北都(今北京)并稱明三都,是明朝三大政治中心之一。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在鳳陽營造了一座極為奢侈的中都皇城,據(jù)《中都志》記載; “規(guī)制之盛,實冠天下”,就連后來的紫禁城也是以它為藍(lán)本建造的。至洪武八年(1375年),明中都鼓樓建造完成,成為了鳳陽城中一座地標(biāo)性建筑。而且鳳陽鼓樓在建筑布局上有別于其他鼓樓,一般的鼓樓大都是南北向,但這座中都鼓樓的位置卻比較特殊,它是在鳳陽城的南部,坐東面西。它與六里外的鐘樓遙遙相望,矗立在中都皇城軸線云霽街的兩端,這一特殊位置也表明這是一個以皇家為中心的鼓樓。
圖一:近些年重建的鐘樓
圖二三:鼓樓
但是無論多么宏大的建筑都逃不過歲月的消磨和戰(zhàn)火的摧殘。明朝末年,李自成攻入鳳陽府,挖掘明皇陵(朱元璋父母的陵墓),使得鳳陽大部分建筑被摧毀,鼓樓也變的殘破不堪。
時至今日,這個歷經(jīng)滄桑的建筑,終于迎來了它的修繕計劃。針對于其墻體表面,內(nèi)部通道的的年久失修,容易脫落進(jìn)行修繕。修繕后的它重新迎來了,因為危險而被限制無法靠近的人們。在現(xiàn)場隨機(jī)詢問在這里游玩的人,他們都表示很高興這里可以再次開放,這也是周圍許多人童年的回憶。
圖四:重新熱鬧起來的鼓樓
現(xiàn)如今,盡管鼓樓早已不是鳳陽城中最高的建筑,盡管有些角落在修繕后也已不是當(dāng)初的模樣,但它們依然凝視著這片土地,記錄著古城中居民的悲歡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