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加強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革命教育,7月12日上午,曲阜師范大學“深扎社會共成長,青春獻禮二十大”實踐隊隊員來到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雷鋒講堂和張茂路工作室進行參觀調(diào)研,重溫雷鋒同志的感人事跡,學習其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zhì)。
雷鋒精神,歷久彌新
50多年來,雷鋒精神的光芒愈加熠熠生輝。環(huán)顧四周,展館內(nèi)陳列著雷鋒像、紀念章、黨史黨建資料等10萬余件紅色展品,實踐隊員們看到了雷鋒同志使用過的物品,他用于記錄工作的筆記本,了解到雷鋒在部隊時,是節(jié)約標兵,衣服和鞋破了總是補了又補,布滿了大大小小的補丁,卻把自己兩年來在工廠、部隊積攢下的200元錢全部捐給了撫順人民公社和遼陽抗洪救災,隊員們耳邊似乎又回蕩起雷鋒同志那鏗鏘有力的聲音“我愿永遠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淬煉思想,涵養(yǎng)正氣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就像這首歌中唱的那樣,雷鋒精神的種子生發(fā)遠播,感動、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學雷鋒的后繼者,筑起了一座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精神豐碑。實踐隊員們除了參觀展館中的一件件特色藏品,還拜訪了汶上雷鋒展館館長張茂路先生,在雷鋒講堂,張茂路為大家講述了雷鋒“三次捐款”的故事,實踐隊員們看著一件件紅色藏品,聆聽者雷鋒的感人事跡,細細品味著“雷鋒七問”和“雷鋒精神”的深刻內(nèi)涵,大家都深受感動和鼓舞,紛紛表示要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雷鋒故事。
在講解員的帶領(lǐng)下,實踐隊員們來到了七問大課堂。“七問”指的是“雷鋒七問”,《雷鋒日記》體現(xiàn)了雷鋒精神的瑰寶,而“雷鋒七問”是《雷鋒日記》的開篇之作。講解員帶領(lǐng)實踐隊員深刻解讀了“雷鋒七問”,聯(lián)系雷鋒故事進行講解,闡釋了雷鋒和雷鋒精神,志愿者、志愿服務和志愿者精神,并對新時代如何如何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做了深入淺出的調(diào)研探究,實踐隊員們也認識到了雷鋒雖然是一個普通人,沒有驚天動地的業(yè)績,但是他做的小善卻深深體現(xiàn)了對國家、黨和人民的深深的熱愛。雷鋒精神也并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實實在在地將美與善付諸實踐的精神、將奉獻體現(xiàn)于點滴生活的精神,這是人人需要的精神,更是人人可學的精神,處處可為的精神。傳承好雷鋒精神,需要我們每個人付諸行動。
雷鋒精神,代代傳承
雷鋒同志曾經(jīng)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在講解員的帶領(lǐng)下,實踐隊員們還看到了在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傳承,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無數(shù)有著雷鋒精神的醫(yī)務工作者,舍小家,為大家,不顧自己的安危,奔赴一線,成為疫情中的逆行者,河南洪水肆虐,無數(shù)的志愿者涌現(xiàn)了出了,他們與人民子弟兵一起,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一切,都是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的體現(xiàn)。實踐隊員們被雷鋒精神感動,參觀結(jié)束后,大家組織開展了“義務打掃”與“修建花壇”志愿服務活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進一步傳承了雷鋒精神,弘揚了社會正能量。
通過此次走進雷鋒講堂和張茂路工作室,實踐隊員們走出校園,深入社區(qū),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了雷鋒精神,提高了實踐隊員們的奉獻意識和服務意識,加深了對于雷鋒精神的理解,切實了解到了雷鋒精神還要接力傳承。同時,實踐隊員們對于新時代如何傳承好雷鋒精神進行了調(diào)研,認識到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需要更多時代楷模,需要青年一代交接好接力棒,向英雄人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