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萬物欣榮,生機蓬勃,是人體生理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然而春雨綿綿,天氣潮濕,乍暖還寒,氣候很不穩(wěn)定。健康的人能夠調(diào)適自己很快適應環(huán)境,一般無需調(diào)補。但是素有舊疾的人,在這多變的季節(jié)里,就不那么幸運了,舊疾極易復發(fā)。此時,對與這類患者和病后體虛的人,可以通過適當進補,提高身體抵抗力,使身體得到康復。
我國古代名醫(yī)孫思邈指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適當吃些甜食。這是因為,冬天過后,人們在春天里的戶外活動增多,體力消耗較大,故需要較多的能量,但此時脾氣較弱,也就是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還不適合多吃肉食,因此,增加的能量可適當由糖供應。中醫(yī)認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經(jīng),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春季氣候多變,天氣乍寒乍暖,因此,人就容易感冒,F(xiàn)代科學分析,蜂蜜含有多種礦物質(zhì)與維生素,為人體代謝活動所必需。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用1~2匙蜂蜜,以一杯溫開水沖服或加牛奶服用,對身體有滋補的作用。春天來到時趕緊行動起來,盤整身心,為新的一年儲備能量,應付挑戰(zhàn)。健康一整年,是可以期待的。
春季食物以選則一般性調(diào)補食品為宜,如雞肉、雞蛋、瘦豬肉、紅棗等。不僅可改善慵懶的體質(zhì),還可充沛體力。然而,對于身體明顯虛弱的人,則需要選擇適當?shù)淖萄a中藥來調(diào)養(yǎng),如西洋參、龍眼肉、黨參、黃耆等。
春天百花盛開,空氣中彌漫著大量的花粉,是過敏性疾病的好發(fā)季節(jié)。若有慢性疾病或過敏體質(zhì)的人,春天一定要忌口,忌服“發(fā)物”,如蝦、蟹、咸菜等食物,否則舊病極易復發(fā)。
總的說來,春天的調(diào)養(yǎng)藥膳,以平補為原則,不能一味使用溫熱補品,以免春季氣溫上升,加重身體內(nèi)熱,損傷到人體正氣。
春季飲食以平補為原則,重在養(yǎng)肝補脾。這一時令以肝當令,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樹木那樣生發(fā),主人體一身陽氣升騰。若肝功能受損則導致周身氣血運行紊亂,其他臟腑器官受干擾而致病。又因酸味入肝,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奮的肝再攝入過量的酸味,則造成肝氣過旺,而肝克伐脾就勢必傷及脾臟。脾又與胃密切相關(guān),故脾弱則妨礙脾胃對食物的消化吸收。甘味入脾,最宜補益脾氣,脾健又輔助于肝氣。故春季進補應如唐代百歲醫(yī)家孫思邈所說:“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意為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養(yǎng)肝脾兩臟,對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性溫味甘的食物首選谷類,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麥;蔬果類,如刀豆、南瓜、扁豆、紅棗、桂圓、核桃、栗子;肉魚類,如牛肉、豬肚、鯽魚、花鯉、鱸魚、草魚、黃鱔等。人體從這些食物中吸取豐富營養(yǎng)素,可使養(yǎng)肝與健脾相得益彰。
其次,要順應春升之氣,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尤其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可選吃韭菜、大蒜、洋蔥、魔芋、大頭菜、芥菜、香菜、生姜、蔥。這類蔬菜均性溫味辛,既可疏散風寒,又能抑殺潮濕環(huán)境下孳生的病菌。
再次,春日時暖風或晚春暴熱襲人,易引動體內(nèi)郁熱而生肝火,或致體內(nèi)津液外泄,可適當配吃些清解里熱、滋養(yǎng)肝臟的食物,如蕎麥、薏苡仁、薺菜、菠菜、蕹菜、芹菜、菊花苗、萵筍、茄子、荸薺、黃瓜、蘑菇。這類食物均性涼味甘,可清解里熱,潤肝明目。
至于新鮮水果,雖有清熱生津解渴作用,但大多味酸而不宜在春天多食。若需解里熱,以吃甘涼的香蕉、生梨、甘蔗或干果柿餅之類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