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國工農(nóng)紅軍主力撤離長江南北各蘇區(qū),轉戰(zhàn)兩年,到達陜甘蘇區(qū)的戰(zhàn)略轉移行動。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zhàn)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jù)地,進行長征。
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了我的家鄉(xiāng)甘肅會寧地區(qū),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會寧縣人民為了紀念紅軍長征勝利50周年,緬懷先烈,在1986年修建了紅軍會師紀念塔,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甘肅會寧的地標性建筑。
紅軍會師,中國安寧。我懷著無比的憧憬和仰慕之情,非常榮幸的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高舉黨跟黨走,百年黨史憶初心主題實踐活動,前往會寧參觀1936年紅軍長征三軍會師的舊址,感受會寧的風土人情,追隨先烈們的足跡,緬懷革命烈士。 紅軍會寧會師期間,留下了很多極為珍貴的革命遺址、遺跡和文物。比如紅軍在會師期間所使用的武器,在艱苦的條件下所食用的草本植物以及文件等靜靜的陳列在展館內。
漫漫長征路,巍巍會師塔。2006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建成并正式開館,該館以會師塔為中心,會師樓為參照,成為紅軍會寧會師舊址內的又一標志建筑。當我們抬頭仰望會師塔的時候,無不感覺到先烈們在風雨如磐、血雨腥風里拋頭顱、灑熱血、馬革裹尸、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圖為紀念館內展示標本。萬玉雷供圖)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參觀了長征紅軍紀念館。在參觀弘揚長征精神建設紅色熱土部分,我們感受到了家鄉(xiāng)人民的積極樂觀和熱情淳樸,對我的家鄉(xiāng)會寧的今天有了更好的認識。從一個同里別平行一練生于始長到勝利會師,一張張照片訴說著歷史的惡托。
在一張稚嫩的紅軍小戰(zhàn)士畫像前,解說員講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1936年10月的一次戰(zhàn)斗中,會寧具城遭敵機轟炸,一炸彈落在兩歲多的魏煜的身邊,正在刷標語的紅軍小戰(zhàn)士以迅雷掩耳的速度沖了上去,用身體護住了魏煜。魏煜得救了,小戰(zhàn)士卻犧牲了,那年的他也不過年僅4歲, 甚至連他的姓名我們至今都無從得知。魏煜成家后 他的三個兒子分別取名繼征、續(xù)征、長征,合起來叫繼續(xù)長征,表達對紅軍救命之恩的一腔真情。同時叮囑他們,一定要努力工作,弘揚長征精神,為人民作出貢獻。聽到這里,我哽咽了,滿懷敬畏,默默地向這位無名的小戰(zhàn)士鞠躬。
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二萬五千里血與淚的洗禮。巍峨的雪山掩蓋了革命烈士的軀體,卻埋藏不了他們滿腔為國為民的赤誠;大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軀,卻掩藏不住他們的信念;如雨的子彈奪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卻永遠奪不去他們的精神!他們是英雄,他們是我前行的路標。
(圖為實踐隊員傾聽講解。萬玉雷供圖)
一天的參觀學習是短暫的,但是紅軍兩萬五千里的長征精神,留在每個人心中的記憶卻是永恒的。歷史無言,精神不朽。長征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意志與品格的烙印,成為中華民族追求光明與理想的象征,成為中華民族發(fā)奮圖強、堅韌不拔、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支柱。
】
(圖為實踐隊員紀念館內留影 萬玉雷供圖)
對我來說,在紅色之旅中所看到的每一處風景,看見的每一件物品,都會對我產(chǎn)生永久的魄力,成為我生命中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須信百年俱是夢,天地間且徜徉。作為一名青年,熾熱的青春不后退,傳承紅色精神的我們一往無前。作為革命的后繼者,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凝心聚力,奮發(fā)圖強,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保持革命本色,繼承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事業(yè),我們要把紅色革命的傳統(tǒng)與精神帶回來,代代相傳,成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永久動力。昂起年輕的臉龐,挺起堅實的胸膛,我們將托起中國未來的太陽。(通訊員馬皓川 張昀姝 游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