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追溯紅色記憶,體悟紅色文化,團隊成員踏上追憶紅色歷史文獻的道路,來到位于合肥市的安徽省圖書館。 在清朝的文壇中,有這樣一支文派,這些人的文章內容多是宣傳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學。 語言則力求簡明達意,條理清晰,“清真雅正”,這就是發(fā)源于安徽桐城的“桐城文派”。 方苞、劉大、姚鼐被尊為“ 城三祖”,梅曾亮、管同、方東樹、姚瑩則被譽為“姚門四杰”。 1200余位桐城派作家、2000多種著作、數(shù)以億字的資料,這就是崛起于200余年前的桐城散文派在200余年間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明成果。 清代安徽省最大、辦學時間最長的一所官辦書院--敬敷書院,就與桐城文派息息相關。 從清順治九年敬敷書院創(chuàng)辦,到光緒二十七年改辦為安徽大學堂,兩百五十余年之間年間曾三易其址、三易其名。 從清初到清末,在書院兩百余年的辦學中,著名史學家全祖望、桐城派“三祖”中的劉大和姚鼐、著名學者王寬吾、“江南大儒”汪宗沂等諸多著名學者擔任過山長或主講。 這些大師學識豐富,德高望重,他們執(zhí)著秉守文化育人的“敬敷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時代才子。 在安徽,有太多的人和物與敬敷書院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合肥市蕪湖路74號,與包河公園相伴,有這樣一個地方。 既是安徽省重點文化工程,也是標志性文化建筑,那就是安徽省圖書館,始建于1913年,前身也可以追溯到敬敷書院,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公共圖書館之一。 1902年,安徽省學務公所藏書樓在原敬敷書院舊址上成立,保存了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的敬敷書院所有藏書,這就是安徽省立圖書館的前身。辛亥革命之后,安徽首任都督柏文蔚下令籌建圖書館,1913年2月,安徽省立圖書館在安慶正式開館,方培良為首任館長。后來,隨著抗戰(zhàn)的爆發(fā),處在顛沛流離中的安徽省立圖書館多次搬遷,各種珍稀的書籍和文獻屢經浩劫,散佚嚴重。 1943年1月,那個動蕩不安的年月,日寇侵入安徽省立圖書館臨時棲身的六安市金寨縣,幾代人苦心積聚的十萬余冊珍貴典籍,全部毀于日寇戰(zhàn)火。 每每想到此處,有多少專家學者痛心疾首,扼腕嘆息。 誠然,文化的發(fā)展一定需要有一個和平的環(huán)境,新中國成立后的1953年4月,在安徽省合肥圖書館的基礎上成立了“安徽圖書館”,館址設在逍遙津公園西側義倉巷,建筑面積約1100平方米。 在1954年3月14日,正式更名為“安徽省圖書館”。 1962年12月,安徽省圖書館從義倉巷舊址遷至合肥市包河公園西側,建筑面積達6345平方米,也就是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省圖書館。 截至2022年,安徽省圖書館已經走過了百余年的風風雨雨,數(shù)次遷移,三易其名。 經歷過烽火漫天的戰(zhàn)亂,也熬過了十年浩劫的危機,才有了今天總建筑面積3.69萬平方米,館藏文獻447萬余冊,古籍線裝書43511部351692冊的規(guī)模。 如果你可以仔細端詳一下安徽省圖書館的標識,徽標中間的三角形內的文字是“書”的變形,三角形是“山”的變形,表達了“書山有路勤為徑”和“書籍是人類進步階梯”的含義。這是值得我們思考與學習的。 活動結束后,我們從圖書館大門出來,突然意識到:讀書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悅的事情,在陽光明媚的下午,漫步在書香中,身邊有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也有稚氣未脫的孩童。每個人都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一切都顯得那么靜謐安然。 在這盛夏,窗外綠影婆娑,陽光斑斑點點透過玻璃窗灑在書頁上,來往的人們都很安靜,生怕打擾到別人,連調皮的孩子都躡手躡腳小心翼翼,人間最美好的樣子不過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