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慧 范玉寒 攝影 宋文 )為了進一步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安徽大學歷史學院細陽清音調查小隊實踐團于七月上旬走訪了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太和中學并在云溪茶館對清音傳承人劉梅老師進行了采訪,以探尋中國社會基層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方面的行動措施與效果。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如此形容清音,再合適不過。細陽清音,即使經(jīng)歷了八百年的歲月磋磨,卻一如新生一般的生機勃勃,充滿著青春的活力;清音在發(fā)展中并非墨守成規(guī)、抱殘守缺,而是不斷地與時代相結合,煥發(fā)新的光彩。優(yōu)美婉轉的音樂與細膩的唱腔,配合著精妙的演繹,一代代的清音傳承人在堅持與奮斗中成就了一方獨特的清音文化。為深入了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我隊有幸邀請到細陽清音傳承人劉梅老師相聚云溪茶館,為隊員們講解清音的歷史與發(fā)展現(xiàn)狀。
線下隊員在酒店放置行李、簡單休息后,便前往第一個實踐地——云溪茶館,采訪清音傳承人。接受采訪者是就職于太和中學的專職老師——劉梅老師。劉梅老師向實踐隊成員們簡單介紹了清音:“太和清音從元末明初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近七百年的歷史,它的曲調非常的清新淡雅,不同于北方的粗獷豪放,屬于江南的風格,旋律較細膩,流暢度極高。清音在2006年的時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現(xiàn)在縣委對清音非常的重視,正在籌劃申報國家級的非遺保護。”
實踐隊員了解到,近幾十年來,太和清音的演唱團成員大多年逾六十,縣政府對清音這一非物質文化非常的重視,為擴大清音傳承隊伍,從學校的音樂教師當中挑選傳承者,接受清音學習和傳承培訓,受訪者劉梅老師表示:“學習清音是受我父親的影響,我父親原本就從事清音演唱,我從小耳濡目染。我一開始聽的時候,因為清音比較平緩細膩沒有太多起伏,所以沒有起太多興趣。后來接觸多了之后,感覺太和清音魅力十足,聽起來非常的優(yōu)雅,比較容易讓聽眾理解。”當然,團隊的建設更多在于清音文化的繼承,對于這種有悠久歷史的文化遺產來說,創(chuàng)新者很少能把握改變和保留的“度”,比起“傷筋動骨”,更多的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劉老師表示“因為清音是民族化的,它跟流行音樂匹配度不高,只能和民歌類比較平緩的音樂進行結合,現(xiàn)在的省級清音傳承人張先生曾表示,就算再怎么創(chuàng)新,清音在曲子里面也要有七八成的重量,不然就會失去它該有的風味,它就不叫清音了。像《詠梅》、《紅梅贊》、《北國風光》這類大氣磅礴的詩詞都可以采用清音音樂進行教學,清音還是有很強的可塑性,F(xiàn)在還有太和清音的校本教材。”
采訪最后,應隊員的邀請,劉梅老師現(xiàn)場表演了一段清音,其唱腔之美,曲調之柔,曲詞之雅,無不體現(xiàn)了劉梅老師深厚的音韻功底和超高的藝術造詣。數(shù)百年來,細陽清音歷經(jīng)風風雨雨,唱出了歷史的厚重,唱出了太和人民的苦與樂,喜與悲,它見證了歷史,又書寫了歷史。而今劉梅老師的外甥女劉逸涵也已經(jīng)開始學習清音,成為了下一個清音傳承人。血脈中的傳承,一代代人無論怎樣身經(jīng)流離患難都心存安寧的美好憧憬,這種堅定,讓人心生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