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讀后感800字 篇一:
山下英子的《斷舍離》曾經(jīng)風靡一時。
日本是個以會收納為榮的國家,每個成年人都要必須學會多種收納方式,特別是女性。這一點,從很多書籍和影視中都可以看出,日本的媽媽們在家就是一刻也不停的收拾整理,物品要按季節(jié)分門別類收拾整理,就連垃圾也要按類別分好整理。
斷舍離非常適合不太會收拾的人,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棄多余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zhí)念。的確是這樣,泛濫的物品,收拾起來耗損了我們大部分精力,讓我們沒有多余的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所以就會覺得很累。學會了斷舍離,就是學會了不收拾的收拾法。
首先,從最小的一個空間開始,如一個抽屜。然后從自己經(jīng)常用的物品著手,比如杯子、餐具、衣物等等?纯醋约耗男〇|西是每天都用的,每周用的,每月用的,甚至是每年用的,或者幾年偶爾用的物品。那些每年都難得用上一次的東西,就可以舍棄了。
學會斷舍離,才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么,從而也會找到真正的自己。書中提到的故事:香織本來對生活感到茫然,連看電視也是不停地換臺,后來毅然將四十英寸的電視舍棄掉,整個人從此豁然開朗。
在本書中我學到了精髓。物品要為人服務(wù),而不是人為物品服務(wù),選擇和當下的自己相稱的東西,在這樣的過程中,就不需要收拾了。
斷:購物時三思而后行,不需要的東西就不接受,只添置必須的物品。
舍:收拾沒用的破爛兒,賣掉、贈送物品,縮小喜好范圍。
離:脫離執(zhí)念,了解自己,愛上自己,心情愉悅。
書上說:物質(zhì)過度的泛濫容易讓人感到疲憊,從而感受不到快樂。物品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實的自己的鏡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實的自己。
1、選擇物品的竅門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這一點必須銘刻在心。
2、通過限制總量,更加嚴格地篩選出自己喜歡的物品,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品味。
3、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掉進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記了“東西是不是適合自己的品味”。
4、所謂斷舍離,就是訓練自己成為能夠信賴的自己。
最大限度的減少不必要的物品,讓生活變得簡單輕松。我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享受生活的陽光。
《斷舍離》讀后感800字 篇二:
曾經(jīng)通過意象對話的覺察、體驗,領(lǐng)悟到現(xiàn)實空間的清理對于調(diào)節(jié)內(nèi)在心靈的效果,也在對來訪者的工作中引導其通過感受與物品的關(guān)系而啟動了他主動整理、歸納、調(diào)節(jié)的意愿,并且因此而看到他在現(xiàn)實關(guān)系的互動發(fā)生了驚人的轉(zhuǎn)變--當?shù)谝谎劭吹竭@本書名《斷舍離》時,心中不由一陣悸動,斬“斷“不必要的物品的流入,“舍”去形同廢物的物品,“離”開對物品中的執(zhí)著與依賴,讓“看得見的世界”與“看不見的世界”變得有序、和諧。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只是懷著消遣和印證的心態(tài),沒想持卷若珍,感悟頗深。它不是簡單的收納整理之術(shù),而是引導人去面對與物的關(guān)系,覺察內(nèi)心,回歸感受力,直面困境,激發(fā)選擇的動力與智慧。書的內(nèi)容本來就讓人感覺到清晰、透徹和溫暖,可見這個“斷、舍、離”的修煉不是取利獲益的術(shù),而是真正在作者自己的身上,顯現(xiàn)出了修煉的效果。如果用意象來描述我透過這本書看到的作者的內(nèi)心,那一定是窗明幾凈,清爽透亮,沒有繁復多余,但并不單調(diào)匱乏,整體格局上透著美與細致。
“斷舍離”是一種尊重,不是簡單的舍棄與選擇,而是將物歸于其適當?shù)牡胤,物盡其用。它所營造出一種“余裕”,是一種視覺感觀的舒適,更是內(nèi)心具有彈性的需要,也為內(nèi)在的美與自在騰出了必要的空間。“斷舍離”更是讓我去審視我們因物品的困擾而消耗的時間和能量,通過主動的清理,而非被動的接受,對自己承當起必要的責任,把注意力不要只放在缺失的地方,而是放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斷舍離”更是相信和接納的態(tài)度,把內(nèi)心開放給人生的各種可能性。
一邊看書,我一邊也在對照自己對物品的態(tài)度,腦海里閃過那些堆砌經(jīng)年、閑置許久卻總是不被處理的物品,也想起了好多從來不用但卻一直被認為是“不能棄”“不舍棄”“不敢棄”“不愿棄”的東西,看來是時候要“斷舍離”了,好好去體會與這些物品的關(guān)系,審視與它們曾經(jīng)或正在發(fā)生的鏈接,選擇用一種適當?shù)貞B(tài)度對待它們------我想我的此舉,不是因為書的立場所激發(fā)起的一種暫時沖動,而是內(nèi)在的聲音告訴我,我有清爽、和諧、舒適、自在、美好的需求,我有意愿把那些“不需要、不舒服、不合適”釋放出來,我需要看到自己面對當下的智慧與勇氣!